2025 年8月,一福院社工部组织开展了题为“家的镜头:住养老人安居体验表达小组”的四节次小组活动。该小组以影像发声法为桥,借摄影这扇窗,让住养老人的心声被看见、被倾听。爷爷奶奶们拿起相机,捕捉一福院中点点滴滴的温暖与期待,在光影交错间找回表达的力量与归属的感动。围绕“环境、服务”两大主题,他们不仅是居住者,更是这个大家庭的“共建者”。
第一节:“你好,交个朋友吧!”
首场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开启。破冰游戏“记忆串串香”让爷爷奶奶用一个个有趣的标签介绍自己,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社工耐心讲解“怎么拍得更亮、怎么构图更好看”,爷爷奶奶一边学、一边试,悄悄种下成为“摄影大师”的小梦想。
第二节:环境:一福院里最像家的地方
这一节,爷爷奶奶成了“环境观察家”。他们拍下卫生间水斗的贴心设计、餐厅的温暖送餐车、整洁的走廊和舒适的床铺——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,提出“米饭可以少打一点,不够再添”这些充满生活智慧的“金点子”,写进卡片里,递给了院方。
第三节:服务:_______就像我的家里人
镜头这一次对准了身边最亲切的人——护理员、护士、保安大哥、保洁阿姨、社工……爷爷奶奶用照片记录下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,说出了一声声“谢谢”和“辛苦了”。分享的时候,有人感动、有人赞赏,有老人感慨“这一次活动让我看见一福院更丰富、更广阔的世界”。原来一福这个大家庭,是靠这么多双手共同撑起来的。
第四节:“我们的家”:小组总结与影像分享
最后一节,以摄影展的形式呈现小组成果。爷爷奶奶自豪地为自己的照片起名字、讲故事,院长也来听大家说。社工为老人们颁发了“家园改造大使”证书,充分肯定老人们的参与和价值。这一刻,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。
从陌生到熟悉,从沉默到畅言,老人们不仅学会了拍照,更找到了说话的平台和归属的勇气。他们的建议被听见、被落实,一福院因他们的视角而变得更暖、更像家。